8月26日晚间,爱尔眼科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积极拥抱前沿技术、持续强化医疗质量,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扣非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14.30%;门诊量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
7月29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邦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彰显了爱尔眼科二十余年来为全国各地大量眼病患者解除疾患的积极贡献,进一步凸显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爱尔眼科表示,上半年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发展,强化学科和医疗能力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快“AI+眼科”应用布局,全面推动管理创新变革,推动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拥抱前沿技术,实现高质量增长
在经济形势“弱复苏”的大环境下,爱尔眼科依托技术迭代、服务升级在屈光项目、视光项目上皆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屈光项目收入达到46.18亿元,同比增长11.14%。业内人士表示,爱尔眼科长期注重先进设备、前沿技术的应用,在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性和患者体验感的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满足患者多层次的眼健康需求。
在白内障领域,爱尔眼科持续推动由“看得见”向“看得好”全面升级。在积极响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市场变化的同时,持续加强技术迭代和科普推广,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50后、60后老年群体对视觉质量要求不断提升,面向老年的眼科服务市场预将逐步释放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视光领域,爱尔眼科依托主办19届近视眼大会等国际会议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持续拓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上半年,爱尔眼科眼视光收入达到27.20亿元,同比增长14.73%。
AI战略加速推进,发力创新发展
近年来,爱尔眼科积极深化“数字眼科”战略,持续探索AI在眼科行业的全面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效率,扩展服务半径,爱尔眼科的远程医疗中心已入驻专家400余名,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全国20余省,报告期内完成远程阅片20余万例。
此外,为发挥公司体量大、服务深、数据多的优势,上半年,爱尔眼科已整合28个眼科专病数据集,同时公司启动了7项数据产品的交易所挂牌,积极推动数据资源入表工作。
爱尔眼科在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持续深化合作的同时,6月28日,公司与华为云签署了人工智能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将在眼科AI大模型场景拓展、AI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度合作,携手推动眼健康智慧医疗业务前行。
强化医疗与服务质量,积极实施组织变革
积极推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同时,爱尔眼科亦在持续强化学科建设、努力推动组织变革,实现了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
“医疗质量三年规划”是爱尔眼科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公司持续升级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现已基本实现各下属医院的质量安全大数据监管,进一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此外,爱尔眼科在今年加大组织变革力度,以激发组织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通过“跨区整合”与“地县一体化”“同城一体化”等变革的实施,公司进一步整合了区域资源,有效优化了组织效率,推动各经营单元间的学习互助。
同时,爱尔眼科持续加大专业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与教育工作,为公司研发能力、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引进眼科医师、视光师、储备干部等700余名;集团总部主导实施系列战略性培训计划,覆盖超2700人次。国际临床培训中心支持举办手术培训班近30期,培训约13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