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推进品牌高端化,对 BBA 的品牌优势形成挑战。自主品牌凭借先进的智能科技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正在抢夺 30 万元以上市场的份额,而这正是 BBA 的传统优势区间。
宝马在财报中直言,中国市场中低端车型竞争激烈。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的走量车型 X3/X4、i3/i4 的交付量分别同比下滑了 24.6% 和 70.8%。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和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为 BBA 带来了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豪华车的需求依然存在,尤其是对高品质、智能化汽车的需求不断提升。BBA 可以利用其品牌底蕴和技术积累,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外资车企在智能化领域落后局面突出,需大幅增加研发投入,重构供应链与组织架构。”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车企在品牌、资金、技术储备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若能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加速智能化转型,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智驾系统(如安全性突破、特定场景响应能力提升),未来有望重新夺回市场主导地位。”
多维度举措谋求出路
记者注意到,BBA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加速推出新产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宝马计划 2025 年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2026—2027年,将推出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 BMW新车。新世代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在沈阳投产,未来出口海外市场。奔驰在2025年将陆续投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长轴距 CLA车型。奥迪也计划在2025年向中国市场推出多款基于全新平台的电动新车。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需求。
在智能化方面,BBA加速与本土供应商合作。今年,宝马中国分别宣布与华为终端以及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达成合作协议,相关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将搭载在本土生产的BMW新世代车型上。此前,奥迪也宣布和华为展开合作,2025年一汽奥迪计划推出五款全新车型,并且全部搭载奥迪与华为携手联合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8月1日,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上市,这是全球首搭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8月7日,一汽奥迪A5L和Q6Le-tron同步上市,两款车同样搭载了华为乾崑技术。此外,奔驰也已宣布牵手Momenta,借助本土供应商的技术优势,提升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经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检)测试,梅赛德斯-奔驰车载大模型取得CCIA 汽车网络安全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生成内容安全测评证书》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服务平台颁发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报告》。记者采访了解到,奔驰是国内首家获得该证书的跨国车企。
另外,BBA也在调整电动化策略,更好地平衡利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以奔驰为例,已调整了电动化策略,将“力争 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的目标暂缓,调整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50%”。奥迪集团CEO高德诺表示,不再设定明确的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未来 7到10年还会继续生产燃油发动机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
柏文喜对记者表示,BBA可缩短“概念—量产—迭代”周期,2026年前把纯电平台车型全部引入中国并同步上市,避免“海外首发—中国迟到”的被动局面。同时,关停低效4S店,转向直营或代理制,降低经销商库存与资金压力。另外他建议,品牌也可以进行重塑,例如从“豪华=贵”转向“豪华=独特体验”,用可持续材料、艺术联名、数字藏品等新叙事吸引Z世代。他最后强调,谁能在中国市场率先完成 “技术本土化、成本中国化、品牌年轻化”,谁就能在下一个十年继续留在牌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