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车企固态电池上车进展引发市场密切关注。
日前,上汽MG对外宣布,全新MG4将搭载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上汽MG方面获悉,全新MG4的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将在9月推出。
在上汽MG之外,其他国内车企也竞相打响下一代动力电池“卡位战”,如东风奕派科技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目前已经在武汉建立了一条小批量生产线,计划明年试产。而宝马、奔驰等全球车企也对外发布固态电池最新进展,多家媒体报道,奔驰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量产电动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向记者表示,车企密集推动固态电池上车,受到消费者需求、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在章弘看来,固态电池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车企推动该技术上车意在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
半固态电池实现批量上车
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续航问题曾困扰车企与消费者多时,而固态电池则被认为是解决这一行业“痛点”的“杀手锏”。
“根据电解质液体含量的不同,电池可以分为液态(25wt%)、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和全固态(0wt%)四大类,”国投证券研报认为,根据国内外汽车厂商与电池厂商的技术进展和规划,固态电池2027年有望实现量产。
(即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全新MG4。受访者/图)
记者注意到,2026—2027年成为全球诸多车企推动固态电池生产或上车的关键节点,如丰田汽车曾表示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生产,上汽集团此前表示,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奇瑞汽车也曾透露,固态电池2027年批量上市。
除此之外,宝马汽车此前宣布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i7测试车型在慕尼黑正式启动道路实测,而在本田方面,“本田中国”官微信息显示,其在2024年11月首次公开自研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据悉,该生产线位于日本栃木县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将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的技术验证。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车企加速推动固态电池生产、上车进程的原因何在?
章弘认为,车企推动固态电池研发上车,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工业和信息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上海市计划2030年建成完整固态电池产业链等,政策的支持为车企研发和应用固态电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固态电池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为车企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章弘向记者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相比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正迎来量产上车的关键时刻。国投证券研报也认为,“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
最典型案例无疑是上汽MG,记者从上汽MG方面获悉,8月5日,上汽MG品旗下全新MG4开启预售,预售价7.38万元—10.58万元,除了价格外,全新MG4最受外界关注度无疑是其将搭载半固态电池。
“全新MG4将搭载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低温性能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上汽MG方面介绍。在低温性能表现上,据介绍,搭载上汽清陶半固态电芯的全新MG4,在低温放电功率、低温能量保持率等指标上全面领先。